Designtips.today 設計日常#22
🌈 Figma 設計一鍵輸出程式碼 x 🔮 AI in the Web editor 網頁編輯新時代 x 🧑🍳 Maggie 插畫家筆下的科技世界
用文字將生活周遭有趣故事記錄下來 — 希望把日常發現的設計趨勢、產品故事、與創作者整理成《Designtips.today 設計日常》,帶給你在設計上、生活上更多不同的觀點!對了,你的小額贊助將會幫助我走得更遠 😇
🌈 Designtips.today 設計日常
本週友人帶我拜訪了 Potter & Reid,咖啡廳位於 Liverpool Street 車站步行約十分鐘的安靜角落,店裡除了有定期更換菜單的義式料理外,也可以買到精心挑選過的咖啡豆呢!
🎨 本週 Figma - 一鍵轉化設計稿
本週 Figma 最讓人驚豔的動態是來自美國公司 Builder.io 的新產品發表 — Visual Copilot,跳脫以往僅是把設計稿一鍵轉成特定格式程式碼,Builder.io 端出的是後續還能透過 AI 持續微調格式、加入更多互動邏輯、還有持續在 Production 上做更新的整合式功能 !可以想成設計師在製作好設計稿後,能直接輸出易讀、可維護的程式碼,而且一旦工程師有需要修改的念頭,都可以直接透過跟 AI 對話的方式把程式碼改得更符合需求。🔥
自從 Config 2023 推出 Dev mode (工程檢視模式) 後,許多設計交付整合工具如雨後春筍冒出,這些現象會讓人以為是 Figma 自家推出一個又一個新功能,但其實聰明的 Figma 作為平台方,需要的是開放 API 給需要的團隊 (例如不久前我參加的 倫敦場的 Storybook + Figma 分享會),他們自然會圍繞著 Figma 打造更好的設計工程交付體驗,而又搭著今年這波 AI 潮流,Figma 生態系可說是更加壯大了呢 😄
🔮 產品趨勢 - AI in the web editor
今年十月真是精彩,月初有來自 Canva 的 Magic Studio — AI 新功能發表、緊接著就是盛大的 Adobe Max 年會,理所當然整合了 AI 到各大編輯工具裡,分享各種研究中的黑科技、還宣布了 Photoshop 與 Illustrator 網頁版的樣貌!
Canva
首先是 Canva,不得不說這次發表的宣傳影片製作的真好,可以馬上理解不同功能適合的場景。從年初大改版至今,能發現越來越多地方都能直接生成內容了。這次的 Magic Studio 一切功能都以 Magic 作為開頭 (真是簡潔有力 🤣),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 “Magic Switch” — resize, transform, and translate your designs。
Magic Switch 能對文案做多國語系轉換 (Translate),還可以自動對設計的尺寸與內容擺放做動態調整 (Resize),這讓設計工作者在產出不同社群媒體平台所需要的素材時加速很多,最後還有能一鍵轉化設計格式的功能 (Transform),想像你寫好一份 Canva docs 後能直接轉換成 Canva slides 去做報告,能夠這樣省時省力會是多麼幸福的事!
Canva 一直貼緊大眾、Small/Midsize Business (SMB) 所需,一方面加強編輯器的功能、另一方面也持續加入 Generative AI 協助人們在設計的過程更加輕鬆,看完了本次的 Magic Studio,讓我是越來越期待明年三月的年度發表會了呢。✨
Adobe Max
今年度的 Adobe Max 把 AI 結合生產力工具的標準向上拉到一個新的境界 — 兩個小時的 Keynote 中介紹自家研究的 GenAI 專案 — Firefly 已經協助人們產生 30 億張圖片 (僅用不到一年的時間)、連續分享 Photoshop, Lightroom, Premiere, Express 和 Illustrator 的編輯功能更新、以及穿插宣佈網頁版 Photoshop & Illustrator 已經能開始使用。整個年會下來感受到 Adobe 產品線在深度與廣度上飛快地擴張。 🤯
正當大家還驚嘆於主議程的內容,接下來的 Adobe Sneaks (發布正在研究中的專案的結果) 又再次顛覆大家對於 GenAI 的想像: Fast Fill 讓靜態照片能夠像影片一樣「動起來」、Draw and Delight 讓隨意手繪幾筆的草稿直接變成專業插畫、Poseable 讓人可以輕鬆控制生成圖片中的人物應該擺出什麼姿勢… 總計十一個專案展示,每個都是未來可以提升專業領域工作效率的實用研究!(不過其中有個特別專案,是請人穿上特殊材質的裙子,裙子本身的 Pattern 好像幾萬個小螢幕,每個都能夠獨立更新樣式!暫時沒有頭緒用途在哪裡,但真是黑科技呀 🤯)
Adobe 不愧是業界龍頭,這次 Max 發布的產品更新、研究消息讓人耳目一新、也切中了創作者所需。深度結合生成式 AI 後,創作者能大幅度降低繁瑣的人工作業程序,又可以完整掌握並調整 AI 產出的設計元素。有機會的話請你務必嘗試看看,如果你又剛好是設計 AI 類型的產品設計師,相信一定能獲得很大的啟發!💡
✨ Hi 產品人 - Maggie Appleton
第一次認識到 Maggie 這位設計師是因為他的專欄文章,Maggie 曾幫程式教育平台繪製插畫、也會以設計師角度記錄技術背後的歷史與發展。我認為透過書寫,人們可以更有效地記住知識,但能像 Maggie 如此大量地分享記錄、又同時在文章中穿插清楚易懂的插畫是非常不容易的呢。
很幸運地在倫敦跟 Maggie 見上一面,得知她目前在 Elicit 這間新創公司設計協助人類論文研究的 AI 產品,題目本身很有趣、也非常實用,不管是學術機構、NASA、英國政府,只要研究人員有需要在上百個論文中來回查閱,都能使用這項服務來提升研究效率。💡
想要多認識不同類型產品的介面與操作、或是軟體技術的歷史演變,都可以追蹤 Maggie 的個人網頁,同時她的 X (Twitter) 也持續分享著工作上的故事,非常推薦給想了解 AI 在研究領域的應用的朋友們!
以上就是本期的設計日常觀察, 歡迎分享給親朋好友,讓更多人訂閱這份設計日常。也可以追蹤 IG: Designtips.today,跟我交流你最近看到的有趣設計故事 🙌。對了,你的小額贊助將會幫助我走得更遠 😇 我們下次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