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文字將生活周遭有趣故事記錄下來 — 希望把日常發現的設計趨勢、產品故事、與創作者整理成《Designtips.today 設計日常》,帶給你在設計上、生活上更多不同的觀點!對了,你的小額贊助將會幫助我走得更遠 😇
🌈 Designtips.today 設計日常
六月在舊金山時拜訪了這間位於嬉皮區 Mission 的 Four Barrel Coffee,據說它是舊金山四大著名的咖啡廳之一。這個木頭環繞的空間裡,有著黑膠唱片、動物標本、跟許多線條粗獷的畫作,小編在這裡搭配可頌度過了一個輕鬆的早晨。
🎨 本週 Figma - Config 2023
每年的年中 (5、6月) 都是 Figma Config 年會舉行的時間,從 2020 年參加至今四個年頭,活動規模竟然也整整放大了 10 倍!我也紀錄下 這篇文章 分享實際拜訪年會的過程,其中感受最深的莫過於能夠實際接觸世界各地在使用 Figma 的人,以及遇到非常棒的 UX 四神湯夥伴!
另一方面,我個人也非常開心可以宣布這個好消息 🎉 跟 Figma 官方合作的中文教材 - 設計系統小學堂 (一共五集) 正式上線了,我希望它最終成為每個人從零開始建立設計系統觀念的好夥伴 🙌 當然這還只是一個開始,因為在年會官方宣布 Figma 大改版之後,我得回去好好翻新一遍內容…但非常值得,不是嗎?
👀 產品開箱 - 未來的穿戴裝置 Ai Pin
今年過了一半 (什麼,好快 🤯) 哪些 AI 功能是你嘗試過後感受最深的?又或是你早就已經對發展過快的生成式 AI 感到麻痺了?以下的分享可能會帶給你不同的觀點。今年 5 月名為 Humane 的公司在 TED 上首度亮相製作了三年的穿戴裝置,一開始不仔細看還真的不知道手掌上的投影介面是從何處產生的,直到講者慢慢揭露整個裝置的實體,我們才知道 —
這個穿戴裝置其實是放置在胸口前,能夠接收人的聲音與手勢,並搭配鏡頭來偵測任何放在身前的物品。整個分享裡,CEO Imran Chaudhri 向大家展示如何隔空跟人打電話、跟 AI 詢問眼前的食物吃下肚會不會有疑慮…和其他日常情境,中間過程的人機互動是以前從沒有過的,也因為有時候必須停下來等待裝置的反應,部分操作反而會讓人感到尷尬。無論如何,這群前蘋果員工 (有些人在 Apple 工作超過 20 年,經手過一系列蘋果產品) 向我們展示未來不一定得戴上重重的 Vision Pro 眼鏡,或許無形、輕巧的胸前裝置也能是一種選擇!
“The future, is not on your face!”
🪴 Hi 產品人- 城市規劃師跨域產品設計: Jenny Wen
Jenny — FigJam Design manager,不久前在 Config 2023 上給出一段非常精彩的產品開發之旅,Putting joy on the roadmap 議程中分享 FigJam 這兩年來做過的有趣實驗,也同時揭露 Jenny 從城市規劃師跨域投入產品設計的心得 (Jenny 本身也是有程式背景,真的是樣樣都精通 🌟)
其中一段 Jenny 分享到: 現在人們花了將近 90% 的時間在五個根本長得一樣的社群網站上與人互動,鮮少探索更豐富的軟體操作體驗、甚至試著客製化只屬於自己、能代表自己的介面,她希望人們在使用數位產品時會在某些時刻發出: “Aha!” 的驚呼,那可能是非常微小的細節,卻是能夠讓整個體驗更愉快 (delightful ) 的精心安排。這段產品人所追求的精神,也完全體現在 FigJam 的互動操作裡呢!
而除了今年的分享,Jenny 的個人網站還有更多過往的分享紀錄,每一年的分享都是她自身很寶貴的經驗談,推薦給正在辛苦做產品的讀者朋友!
以上就是本期的設計日常觀察, 歡迎分享給親朋好友,讓更多人訂閱這份設計日常。也可以追蹤 IG: Designtips.today,跟我交流你最近看到的有趣設計故事 🙌。對了,你的小額贊助將會幫助我走得更遠 😇 我們下次見!
想請問有在 community 找到所有 creator fund 產品的方法嗎😍